Appearance
美股红利基金拆解 - SCHD、VIG、VYM
今天给大家介绍美股红利基金的三个典型代表,SCHD、VIG、VYM。
一、发行公司
SCHD 是嘉信理财(Charles Schwab)发行的。
VIG 和 VYM 都是先锋领航(Vanguard)发行的。
二、投资策略

虽然这三个ETF都是红利基金,但分别有不同的投资策略。
简单来说,可以将红利策略分为以下两类:
- 单策略红利:简单筛选市场上当前股息率最高的一批公司。
- 多策略红利:不仅看股息率指标,还会结合公司基本面,或者股息增长率,或者几个策略综合使用。
VYM就是典型的单策略红利基金,追踪富时高股息指数,选择股息率排名前50%的公司作为成分股。
VYM持有指数中的所有股票,且权重与指数大致相同。指数权重采用的是「股息市值」(市值*股息率)加权。
SCHD就是典型的多策略红利基金,追踪道琼斯美国股息100指数。
SCHD筛选基本面强劲、10年持续分红和5年分红增长的公司,不包括REITs。权重并非完全由股息率高低决定,而是考虑股息总额,用经调整的市值加权,最大单个股票权重不超过4%。
SCHD并不是100%复制指数的,而是至少90%的资产投资于指数成分股,还有最多10%的净资产可以投资于未被纳入指数的证券,但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跟踪指数,并不违反其跟踪指数的投资目标。单个行业权重在再平衡时不超过25%。
VIG也是典型的多策略红利基金,追踪标普美国股息增长指数。
VIG对分红增长的要求条件比SCHD更苛刻,要求至少连续10年分红增长。这点很不容易,这意味着里面的公司必须穿越多个经济周期。股票按照市值加权,但会设置单个成分股的权重上限。
与VYM简单的找到“高股息公司”相比,SCHD的首要目标是找到“高质量股息增长的好公司”,VIG专注找到“股息连续10年增长的公司”。
三、回报及分红数据
1、近10年年化总收益,VIG > SCHD > VYM
截止到2025年8月31日,近10年,税前年化总收益,SCHD为12.3%,VYM为11.47%,VIG为13%。
VIG > SCHD > VYM。



2、分年度看,三者基本是同涨同跌的
近10年中,亏损的年份非常少,而且亏损的幅度也很小。
VIG最大亏损年度出现在2022年,收益为-9.76%。
SCHD和VYM的最大亏损年度出现在2018年,亏损幅度在5.5%左右。

3、考虑税之后,收益削弱2%
当然,在观察总收益时,也要考虑税因素的影响。
无论是股息,还是资本利得,在美国都是要交税的。
对SCHD来说,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,近10年
- 总年化收益11.18%
- 考虑股息税之后,年化收益为10.28%
- 考虑股息税和资本利得税之后,年化收益为9.03%


对VYM来说,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,近10年
- 总年化收益10.47%
- 考虑股息税之后,年化收益为9.65%
- 考虑股息税和资本利得税之后,年化收益为8.41%

对VIG来说也是类似的,截止到2024年底,近10年
- 总年化收益11.38%
- 考虑股息税后,年化收益为10.86%
- 考虑股息税和资本利得税后,年化收益为9.3%

也就是说,考虑了股息税和资本利得税之后,总收益大概会削减2%左右,实际投资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。
4、近7年年均分红增长率,SCHD > VIG > VYM
2019年-2024年,平均分红年度增幅,SCHD为13%,VYM为5%,VIG为9%
SCHD > VIG > VYM。
看来多策略红利,分红增长率还是整体比单策略的要高。

四、前十大重仓股和行业分布
前十大持仓股对比如下:
SCHD的持股更集中一些,前十大持仓股占比41.23%;
而VYM持股更分散,前十大重仓股占比约为25.97%。

行业分布对比如下:
SCHD偏爱能源、必需消费品、医疗保健;VYM更偏向金融、工业、科技;VIG偏向信息技术、金融、医疗保健

五、红利基金的缺点
1、美股成长股牛市,红利策略就会受到挑战
这三只基金,都属于大盘价值风格。如果市场风格不在这个方向,基金的表现就相对来说没那么出色。
例如,最近两年的风格就属于成长风格,这两只基金虽然收益也不错,但是和标普500、纳斯达克指数相比,就逊色了一些。

2、如果拿着吃息,也会受到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影响
很多人持有这些基金每年吃股息。股息率大概在3%左右。
虽然美联储降息在即,但是收益率也有4%+,也就是说单持有美债就会得到4%+的收益率,且美债更安全。
这个时候,大家的钱就会涌向美债,红利基金也会受到冷落。
六、联系小丸子
建了一个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理念讨论群,可以加微信后留言「境外」,加入投资讨论群;
留言「分红」,加入了解香港保险的群(保险群暂时不对保险从业人员开放,见谅~)

